为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要求,引导辖区银行业增强责任担当,把握历史契机,立足区位优势,助力广东发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枢纽和重要引擎作用,构建广东辖区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监管引领、沟通协调和统计督促作用,指导辖区银行业深化多方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发挥金融服务的“融资”“融智”“融商”功能,全面提升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服务能力,同时,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一带一路”工作信息报送机制,搭建监管、银行、企业和政府多方参与的沟通平台推动,2月9日,“2018广东辖内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广东银行同业公会(以下简称公会)召开。会议由广东银监局政邮处高海虹处长主持,广东银监局政邮处苏木权副处长及相关人员、广东银行同业公会何小坚专职副会长及相关人员、广州地区12个联系行共30多人参加。
会上,广东银监局政邮处苏木权副处长从就 广东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一是从强化监管引领,建立“三个一”机制。即:通过建立“一套政策、一个制度、一本台账”的“三个一”机制,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政治担当,把握历史契机,立足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和支持广东“一带一路”建设。二是突出银行业金融服务创新功能,着力促进“四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多来,广东银监局大力引领广东银行业,主动发挥银行信息中介、资源配置、综合服务、金融创新等功能,全方位、多层次促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取得积极成效。三是砥砺前行,不断完善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措施。虽然辖内银行业服务“一带一路”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总体来看,我们对辖内银行业开展此项工作的深度引领和推进还不够,对银行业工作动态的掌握和挖掘还不及时,整体工作谋划仍需加强。
广东银监局政邮处王乐乐从两方面介绍了“一带一路”动态信息报送要求:一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信息采集工作的总体情况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每个月实体经济特色报表,主要是通过这份报表的数据收集,以及个别重点项目的收集;第二种方式是不定期的通过下发调研通知的模式收集各家行在服务于“一带一路”工作方面的措施及成效。二是“一带一路”动态信息报送要点有四方面(包括但不限以下方面)的内容,即工作机制、业务产品、工作成效及风险管理。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何小坚专职副会长结合广东银行同业公会自身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三点设想:第一个方面是必须要统一思想。“一带一路”建设的设想从2013年底已经提出来,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也发了行动指南,十九大也把“一带一路”建设写进十九大报告的内容里,作为一项伟大工程和宏伟目标,银行系统、各条系统都会按国家战略去推动,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第二个方面是公会要专门组建“一带一路”工作专业架构。实施组织和推动这项工作,如何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如何提供金融支持,积极配合广东省发改委、商务厅、金融办、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银监局等政府相关部门联动的要求,推动和发挥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职能,并作出积极贡献,要做到有声有色。第三个方面是做好互联互通合作机制,充分地互相利用,互相支持。首先,在职责和协调,要及时收、发现辖区内有关银行在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项目案例、工作亮点、创新做法、突出成效;其次,要发挥联动的机制,做好专题的联合调研,尤其是对热点难点问题要勤于研究,拿出报告、形成成果,及时报告上级部门;三是多形式、多渠道举办“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峰会、沙龙等;四是通过全方位、多维度,广泛宣传银行业“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公会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广东银行业通讯》(月刊)、电子媒体等等的宣传渠道, 把广东银行业在这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向社会推广,获得社会和有关指导部门的认可。广东银监局与公会平台的搭建,在信息共享、项目开发、组团调研等方面将会对广东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广开渠道、各抒己见。按照会议议程,各联系行参会人员就落实“一带一路”工作要求进行了座谈研讨,各自结合本行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情况和相关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互鉴,广东银监局高海虹处长各行遇到的问题也都逐一作了解答。
最后,广东银监局政邮处高海虹处长作会议小结。她说: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先行地,是市场经济的前沿边阵地,地理位置毗邻港澳,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关键的枢纽地位和独特的区域优势。今后的工作如何开展,需要各行及时做好下一步的工作协调、推动,重点是要加强内部相关部门的协作,做好信息、情况、问题、风险意见建议的收集,才能向监管部门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有效信息。